2025年6月24日,是中国乒乓球队的休息日。通常情况下,训练馆应该是空无一人的,然而,在肖战与儿子的直播连线中,出现了一个意外的画面,让所有观众为之震撼:镜头背后是王楚钦独自整理装备离开球馆的身影,成为这个宁静场馆里最引人注目的一幕。“今天是休息日,你看整个场馆都没有其他人,刚刚王楚钦还在加练。”肖战对着摄像头感叹道,并以此情节启发自己追求艺术梦想的儿子:“吃苦是最基本的……每个成功者身上都有许多闪光点。”
当肖战的直播镜头扫视到空旷的训练场时,这个意外捕捉到的画面立即在网络上引发轰动。尽管是国乒全员休息调整的日子,但王楚钦选择继续加练。他挎着球包离开的身影,在空荡的球馆里显得格外显眼。这并非偶然,而是他长年累月如一日的训练态度。
展开剩余65%队友们早已习惯了王楚钦的“时间管理”:每天提前一小时到达训练场,成为锁门的最后一个人。去年多哈世乒赛期间,当其他选手结束训练回酒店休息时,他依然在灯光下与教练反复磨砺技术细节。一位曾陪同训练的队员曾感叹:“我见过拼命的,但从未见过这么拼命的。”
王楚钦与肖战之间的师徒情深,达到了高潮。在2025年多哈世乒赛男单决赛中,当王楚钦以4-1击败巴西名将雨果,赢得个人首个三大赛单打冠军时,他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将金牌悬挂在肖战脖间,两位师徒相拥落泪的场景成为那一年体坛的经典瞬间。
这段师徒缘始于2023年,肖战以“严格到近乎变态”的训练方式闻名于乒坛,曾培养出张继科等大满贯选手。接手王楚钦后,他给他量身定制了包含技术、体能、心理等方面的全方位训练计划。甚至在封闭集训期间,加练到凌晨。王楚钦曾坦言:“肖导的训练像抽筋扒皮。”正是这样的磨练,让他在极限挑战中完成了蜕变,从原先被评为“爱偷懒”的状态到如今荣膺“卷王”称号,背后是数不清的深夜挑战。
王楚钦的夺冠之路充满艰辛。在2024年巴黎奥运会前,他带伤参赛;在乒超联赛中,他因过度劳累而累倒在地,令球迷揪心。面对“填鸭式训练”的质疑,他与肖战在2025年初做出重要调整:缩短训练时间,增加战术分析,以“少练多思考”的科学方式取代盲目耗费。
这种勇气突破自我,在杭州亚运会上展现出色,同时承担团体、男单、男双、混双四项任务,成就史无前例的“四冠王”。当记者问及成功秘诀时,他简单地说:“无论输赢,我们都要全力以赴。”如今面对WTT美国大满贯的双线压力,这种孤胆英勇早已成为他最坚实的盾牌。
肖战在直播中以王楚钦为例,教育自己的儿子肖凯文。这种言传身教已经超越了体育范畴。虽然肖凯文并不从事乒乓球这项运动,作为一名国家一级运动员兼演艺新星,他继承了同样的拼搏基因。王楚钦的故事通过这段父子对话已经成为新一代的励志典范,在乒乓少年的训练场上,在艺考生的画布前,在无数平凡追梦者的生活中发挥着激励的作用。
发布于:广东省通盈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